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试题

  1. “四书五经”包括哪些书,对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

四书五经”包括哪些书,对中国文化什么影响

我的朋友有创意答案

他说,有一次,老师上课就讲《四书五经》,由于上课走神,没听到内容,讲完课后就提问,刚好问他回答,他回答得很响亮。《四书五经》就四本书合起来一称,刚好五斤,就叫"四书五经"。

欣赏他的答案,我经常买盗版书也是这样的,要么一本书一称,要么四本书合起来一起称,20元一斤,四书五经刚好100元。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试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玩笑要开,问题要答。“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分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分别是:《诗》《书》《礼》《易》《春秋》。

这9本书对中国2000多年历史影响意义深远,对现代人也有意义。我们语文课有节选,我们的历史课本有记录,期中考,期末考,升学考,考大学都要考,至于喜不喜欢又是另一回事了。

“四书五经”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试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书”分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分别是:《诗》《书》《礼》《易》《春秋》。

这些书都是儒家学派经典教材,成为科举教材是在元朝。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试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科举考试是从隋唐开始,一开始,考试的内容并不仅仅是儒家思想,考的也不仅仅是文献解读能力,很注重考生经世务实的能力。

元朝,是中华文明史上一个特殊的朝代。蒙古***数不多,控制的疆域面积太大了,自己根本就统治不过来,为了完善自己的统治,想了很多办法。

比如,把中国人分成四等,蒙古人色目人,***,南人。他最担心的一个群体是汉族人,于是又把汉族人加以分化,分为***和南人,对于其统治极其有利。

就是行省的划分,在历史上,秦岭以南的地方都归四川,秦岭以北的地方归陕西,元朝统治者,把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划归陕西,这就有效地防止了四川***。

同样是为了巩固其统治,他把科举考试教材和范围,就定在”五经四书”里。

元朝开始,废除了科举。大量的汉族汉族知识分子,失去了读书的动力和目标,成为其不安定的社会因素,元朝统治者又开科举,不过,为了箝制汉族知识分子的思想,把考试的范围,就定在"四书五经"里,四书五经的核心,讲究的是忠君爱国,这样,就可以极好的完成它的文化统治。

什么叫文化?就是文字化。

就像数字化,信息化一样,是一个系统。

就是把事物转化成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文字的系统。这就是文化。谁也影响不了。

西方文化的使用方法不同,排列组合顺序不一样。主谓宾的使用方法不同。

就拿绘画来说中西方也有区别。

东西方的绘画就不是在一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的画是水墨画,这说明这个地方的原始人类邻近水。而西方的画是油彩画,这说明这个地方的原始人们接触油类比较多。

油彩画和水墨画比,一个是西方文化比较细腻,精准,认真关注每一个微小变化。

他们油画,就可以观察到,他们认真的做事态度和一丝不苟。

他们发明的油画不会渗透可以随时反复修改。他们的油画可以描绘出很小的细节

而中国的画是水墨画,渗透性比较强,大局可控,细节无法控制,染纸后随其自由发展,无法修改,必须要胸有成竹一气呵成。

"四书"分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荼毒生灵,五经钝化人心,三纲产生奴才,五常捆绑性情。

这世道提倡学什么四书五经,只是为了让某些官僚看起来没那么坏而已!

四书五经及其注解的蠕家书籍汗牛充栋,但只有一个主旨:为长官意志进行辩护!

让人有忠君思想,别提把权力关到笼子里。

让人有尊卑意识,莫谈国事。

让人有等级观念,不能越过级,给领导添堵。哪怕被压迫到无路可走!什么等级的领导有什么特权,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