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戏作文学承自江户时代的“戏作”,融入了很多西方元素,可以说是和洋融合的典型。政治小说发扬自自由民权运动。推荐:末广铁肠的《雪中梅》日本明治十年是,指公元1868年--1912年,当时中国处于清朝时期。
2、明治初年的***界被幕府时代以来的通俗***作家独占,其中***名垣鲁文的《安愚乐锅》描摹出文明开化时期的世态。明治10年以后,翻译***开始盛行,利顿的《花柳春话》、儒勒·凡尔纳的《80天环游地球》被译介到日本。
3、主要文学形式及成就(1)神话:与西方神话相比,中国神话没有系统,散乱地保存在《山海经》等书中。(2)诗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诗歌305篇,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4、日本文学形式在近代前大都是短小的,结构单纯。从古代开始,短歌形式的文学最为发达,后来发展为连歌、俳谐、俳句等,迄今不衰。文学性格纤细、含蓄。自古以来日本自上而下的改革,对文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5、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6、明治时代( 1868~1912 ) 1868年,代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倒幕派发动了“明治维新”,迫使德川家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交出***,日本成立以***为中心的新ZF,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1、戏作文学,启蒙文学,翻译文学,政治***文学形式有***、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剧本、民间传说、寓言、笔记***、野史、童话、对联、哲言、赋、骈文、小品文、文学批评、电影剧本。
2、明治10年以后,翻译***开始盛行,利顿的《花柳春话》、儒勒·凡尔纳的《80天环游地球》被译介到日本。随着自由民权运动的高涨,出现了政治***,矢野龙溪的《经国美谈》、东海散士的《佳人奇遇》陆续出版。
3、受西方影响,文学开始近代化。盛行戏作文学、政治***和翻译文学这三大类。戏作文学承自江户时代的“戏作”,融入了很多西方元素,可以说是和洋融合的典型。政治***发扬自自由民权运动。
4、日本文学形式在近代前大都是短小的,结构单纯。从古代开始,短歌形式的文学最为发达,后来发展为连歌、俳谐、俳句等,迄今不衰。文学性格纤细、含蓄。自古以来日本自上而下的改革,对文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5、明治时期 (1868~1911) 1868年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文学开始的标志。坪内逍遥(1859~1935)的***理论著作《***神髓》的发表,具有近代文学启蒙的性质。
6、日本文学一般分为上代(奈良时代)、中古(平安时代)、中世(鎌仓时代室町时代)、近世(江戸时代)、近代(从明治到昭和二〇年)、现代(昭和20年到现在)。日本文学名著有哪些的呢?本文是我整理日本文学名著的资料,仅供参考。
台阁体 代表人物:杨士奇、杨荣、杨溥 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出现一种所谓“台阁体”,其倡导人都是“台阁重臣”,故称其诗为“台阁体”。朝廷重臣主张“宗经”主张师古模拟,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倒退。
明嘉靖、隆庆年间(1522-1566)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名称首见于《明史·文苑·李攀龙传》。因在前七子之后,故称后七子;又有嘉靖七子之名。
茶陵派:从成化到弘治年间,台阁体诗文创作趋向衰落与消退,这一时期对文坛有着重要影响的则是茶陵诗派。茶陵派以李东阳为主,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鲁铎、石瑶等人。
茶陵派,李东阳等。反对“台阁体”的浮艳文风,主张性情,强调音调、用字、结构,追求典雅。“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等。
公安派 中国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公安派成员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
茶陵派:明前期。李东阳。以杜甫诗风来匡正台阁体的无聊诗风,但其本身也是台阁体的余波。可视作台阁体与前七子之间的过渡风格。前七子:明中期。李梦阳、何景明、康海、边贡、王廷相、王九思,徐桢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