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是对于文学的原理、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而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则是对于具体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认识和研究(文学批评研究个别的文学作品和现象,而文学史研究时间过程中的文学作品系列)。
共同文学理论问题包括:文学作品是否只是个人创作的产物、文学作品是否只是个体的审美体验、文学作品是否只是表达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文学作品是否只是文学史上的个体***、文学作品的价值是否只是独立的。
【应有品格】: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价值取向。此外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归纳为: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学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社会意识形态、思想载体。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对社会、人生和人性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思想载体:文学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思想传播的载体。
1、刘学·文学理论精华·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分别从“情”和“***”、“意”和“辞”、“风”和“骨”等方面,分析了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刘勰认为,运用夸饰也是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夸饰》篇指出夸饰的艺术作用:“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作者从正反两面分析了夸饰的不同运用所获得的不同美学效果:“饰穷其要,则心声锋起;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
3、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复杂的,同一内容,由于条件不同,可以有多种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利用新形式。
4、刘学·文学理论精华·文学的继承和创新 《通变》篇集中论证了文学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刘勰认为:“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
1、文学理论由五个方面组成: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2、由此可见,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活动论、本质论、创造轮、作品论、接受论恰好是与文学四要素构成的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相对应的。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
3、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4、文学四要素的观点 文学的四要素包含世界、作品、读者、作家,这四个要素共同组成了文学活动。这一观点是由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的。
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审美心理结构:是指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图式。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方法对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
文学史重在对文学的历史研究;文学批评重在对文学的现实研究;文学理论则重在对文学作逻辑的研究。从古往今来的文学现象中,找出文学的本质和规律,揭示文学的不同形态的特点。
不一样,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三个分支的其中一个,“它是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
文学史重在对文学的历史研究;文学批评重在对文学的现实研究;文学理论则重在对文学作逻辑的研究。从古往今来的文学现象中,找出文学的本质和规律,揭示文学的不同形态的特点。
文学理论是一门以一切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科学,是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的基础课。它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理论作为高等院校文学专业的唯一理论必修课程,是专业素质性的基础课。
文艺理论的范围比文学理论的大,书法、绘画、[_a***_]等都属于文艺的范畴,文艺理论就是指的这些文艺方面的建构性的观点和主张。而文学理论就专指文学方面的。至于文学批评,就是字面意思,指的是对文学和文学作品的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7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