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是通过对人物的具体描写、对故事情节的叙述、对细节的刻画乃至对风景的涂抹来表现出来的,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与精髓,而作品则像是承载灵魂与精髓的躯体。
2、文学性首先表现在形象性上面,为了更好的刻画人物形象,、渲染气氛等,***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文学加工,呈现出文学上美的体验,文学性在小说中表现出的特点最为明显,诸如性格刻画、心理描写、环境渲染、细节铺陈等方面。
3、原创性:起点中文网仅收录原创作品,禁止抄袭、***、剽窃等侵犯他人版权的行为。 文学性:作品必须是具有文学性质的***,要求情节紧凑、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能够吸引读者。
1、对我而言,每一次翻阅经典都会给我带来全新的收获;比方说现在,我刚刚又重翻了一下《文学理论》,猛然意识到:我原以为这本书是我借别人的,风风火火地读完,原来错了,这本书本来就是我的。
2、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部畅销书。在近年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的清理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3、老实说,我文学理论没有入门,所以只好谈谈一些入门书的阅读感受,也算是对我的阅读的一个整理。这些入门书都是我觉得好读而对思考有所启发的。
4、所以,学习文学理论,首先就是要打破思想上的局限。那么,一步一步来。首先是入门。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可以说是目前最合适的引导性的作品了。读完这本书,你会对“理论”、“文学”有不一样的认识。
5、翻开这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5年版的《文学理论》,我无比欣慰地发现,这本书不单有李欧梵的《总序(一)》,刘象愚的《总序(二)》,还有刘象愚用以代为本书译序的《韦勒克与他的文学理论》。
1、亚里斯多德《诗学》所体现的文艺理论思想: 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首先阐述了文艺和生活的关系,他发扬了古希腊传统的“模仿说”,认为现实世界是文艺的蓝本,文艺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2、总体考察,亚里斯多德的文艺观点带有唯物主义倾向,基本上符合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他的《诗学》为西方的文艺理论奠定了基础,两千多年来一直有深远的影响。
3、《诗学》探讨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理论问题,如人的天性与艺术摹仿的关系,构成悲剧艺术的成分,悲剧的功用,情节的组合,悲剧和史诗的异同,等等。
1、学理论是指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文艺学的一个门类。广义的文艺学,是研究文学艺术的科学;狭义的文艺学,只研究文学。传统的习惯把它分成三个门类: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
2、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包括作品的结构、语言、风格、主题等。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_a***_],包括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3、理论是跨学科的,是一种具有超出某一原始学科的作用的话语。(2) 理论是分析和推测。它试图找出我们称为性,或语言,或写作,或意义,或主体的东西中包含了些什么。
4、文学理论 (1)含义 文学理论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学科分化而出现的学科建制。一般认为,文学理论是文学学科(文学学)的一个分支,文学学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5、也无从分析它美味的缘由。于是,美食家们提供了诸多类似“绵软”、“香味馥郁”等词汇来对食物进行描绘。从感受者的角度来说,文学理论便是这样一个作用。同样的例子。
6、文学理论要通过文学批评的实践,对文学创作和鉴赏发挥推动和指导作用;又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来提高、检验文学理论的正确性,进而使之丰富、发展和完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7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