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症候文学理论,文学症候分析

  1. 真的有天才存在吗?

真的有天才存在吗?

我的理解这个世界上确实个体差异性,确实有智商特别高的人,但这个世界上没有毫不费力凭借天赋取得成功的天才,所有的天才都必须付出后天的艰苦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就。

1、所有的成就都是后天努力累积而成的。

一个知名神童莫扎特的例子。据说莫扎特三岁作曲,六岁公演,毫无疑问是神童。但其实莫扎特的父亲本身就是音乐家,莫扎特还是小婴儿,他就开始对莫扎特进行系统训练。有研究正根据当时的各类史料有过推论,小莫扎特6岁生日的时候,在音乐练习上投入的时间超过3500小时。

症候文学理论,文学症候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500小时有多长?一天练习8小时,一天都不间断,得15个月。人家六岁的时候练习时间已经要赶上专业院校的大学生了。这个时候说他天才,简直有点对比起他付出的努力。

确实有一些高智商的人,对某一个方面很有兴趣,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但无论他日后取得怎样的成绩,决定他人生高度的也是他为这份事业付出的努力,而不是他和普通人之间的智商差异。人生好比马拉松,高智商者就是比你先跑200米而已。

2 灵感不是***者的***,而是奋进者的钥匙

症候文学理论,文学症候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宋诗人陆游写过这一首文章》诗,“文章乃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他说好文章如同美玉,浑然天成白璧无瑕,无需人类刻意雕琢装饰。陆游自己是写文章的行家,他这首诗其实本意是批评当时浮夸迤逦的文风,推崇元气淋漓,浑然质朴的古典风格。谁想到这首诗被后人断章取义,单单选了“妙手偶得”四个字,用“妙手”赞美天才,“偶得”推崇创新灵感,写出好文章好比***中大奖,是命,是运,跟个人努力无关。

这种看法符合很多人对于成功者的幻想。新闻传媒,小说电影里刻画了太多本来才华横溢却默默无闻(妙手),依靠灵光乍现一鸣惊人的英雄主角(偶得)。普通人一边赞美这种成功,一遍感慨"可惜我不是天才",一边心安理得地站在原地期待有朝一日得到命运女神的青眼,他们哪里知道,灵感不是***者的***,而是奋进者的钥匙。

症候文学理论,文学症候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谢谢邀请,天才是存在的,后天的努力只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在那些天才的领域我们只能选择仰望。

其实爱迪生那句经典的名言是这样的,天才就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但是那1%的天分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

大家应该都看过《少年班这部电影,里面的人物都是有真实的人物原型的。

周兰 魏娅 ---- 少年班唯一的女生,善于推理分析、洞察人心、智商爆表。

张震 麦克---- 少年班中最会打架的人,颇有“带头大哥”的风范,麦克的原型是郭元林此人精通无线电,而且幼时就会制造***包。

张立明 王***---- 少年班中外形最奇特的人,擅易经八卦卜算观星,据说原型是天才少年宁铂。,年仅13岁获准破格进入大学就读,是全中国第一个被公认的天才神童,但是宁铂最后却选择了出家修行。

方厚政的原型是张亚勤和谢彦波的合体,他们都是11岁进的少年班,张亚勤是微软副总裁。
天才肯定是有的,努力和汗水只能让普通人达到一定的高度,天才只能是用来仰望的。

当然存在!比如:宁铂、张亚勤。

宁铂天份极高,1***8年时,被誉为“第一神童”,进入科大少年班,但后来由于“神童”的光环太重,导致他压力过大,有点方仲永倾向,最后出家。

张亚勤是宁铂少年班的同学,23岁拿到美国某名校博士,31岁时,成为美国史上最年轻的院士!34岁时,作为技术人才,出任微软亚太首席科学家。后来,却作为管理人才加入百度,管理上出现了很多风波后,现任技术体系的总裁。

综上,不难看出“天才”的帽子太重,对于尚不成熟的孩子,很容易成为一种心理负担,最终不能健康成长,成材。

其次,所谓的天才,大多是某领域的天才!天才的才华须用对地方,才能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不然,李小龙若是学唱歌,他能赶上帕瓦罗蒂吗?成龙若走李小龙的路子,而没有突出他喜剧性才华,能有今天的成就吗?

天才要珍惜,但天才的帽子太重,鼓励学生的勤奋与创新才是正道!

天才,更要注意心理健康和情商的培养,不然,早晚出问题

天才,用对地方,才叫天才,若用不对地方,也只是庸才!

我们不必要讲那些名人太出奇的人,就讲我们身边的事,我有一个堂侄儿,1994年生,在读一年级的时候就能背完唐诗三百首,宋词150多首,在我老家北镇中学连续三年学习成绩第一名,2011年考起了清华大学,但是他没有读清华,他的舅舅在美国,直接把他接到美国去了。前年听说他毕业了在哈佛当助教。这个孩子虽然说算不上特别的天才他总比我的亲侄儿子要利害很多,我的亲侄子也是跟他同年生的,也是同年级,其实学习相差甚远,虽然说我的侄儿也经过补课免强考起了正规的普通大学,我弟弟仅补课费就花费20万。

经过比较看出,我的堂侄在学习方面看着很轻松就考起了清华大学,我的亲侄儿子费了那么大的气力才免强考个普通大学,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

不过我们可以反过来想,有的孩子也很努力,就是读不进,这就是人的问题了。有的人说,这是基因关系。我很欣赏天才,但是我很不懂这里面的奥秘。

其实,这样的聪明才智的孩子属于极少数。不过他也算是天才的一分子吧。

谢谢

答案是,绝对存在。人类之中确实存在在某种能力或者智力上远远超出常人水平的个体。这些个体在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科学进步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

陶哲轩据说智商高达230,他12岁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21岁获得博士学位。这个人就是天才中的天才。人家21岁就获得世界名校的博士学位,而普通人考上国内的一本就已经被认为非常聪颖了。

我认识两个人,他们有没有陶哲轩的智商,我不好说,我认为起码不在陶哲轩之下。其中有一个华人,他19岁就做了普林斯顿的研究员。这不是高晓松那种水货,而是货真价实的研究员,主攻方向是量子拓扑学(偏数学方向)。19岁做研究员是什么概念?19岁很多人还在上大一。这一年,他还出版了一套大学教程,叫做《量子拓扑学简明教程》,亚马逊有售英文版,简体中文版即将出版。虽然是“简明”教程,但是我只能看懂前面几页,后面的内容越来越难,简直就是“天书”。我的朋友,一个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在读生,他是这个研究员的粉丝,他翻看了这套教材,对我说,这套书非常值得收藏。就是价格贵了一点,256元美金一套。我倒是很想收藏,而且这个研究员家里面很有钱,他承诺可以免费赠送20套,国际邮寄费都是他自己掏腰包,曾经问我要不要,我想了一下,我实在是看不懂,白拿别人的书就算了,关键是放我手里实在是暴殄天物,所以让给了我的其他朋友。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人19岁做研究员,他是15岁才开始接触现代数学。

可惜这个人不能公开露面,有那个方面的原因。他的父亲在美国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家族经历非常不一般。有一次,他曾经想把一个美国做凝聚态的朋友拉进来聊天,突然发现被那个盯上了,就此退出,只能单线联系。现在一个月上线一次,其他时间都在闭关钻研学术。希望科学无国界。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