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杨士奇是什么文学流派

  1. 后七子,唐宋派,台阁体,竟陵派。名词解释?
  2. 同光十三绝都有谁?做过什么贡献?

后七子,唐宋派,台阁体,竟陵派。名词解释

后七子:是一文学宗派,指李攀、王世贞、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

唐宋派:唐宋派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

台阁体: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上出现一种所谓“台阁体”诗。台阁主要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台阁体是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杨士奇是什么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竟陵派:明代后期文学流派,因为主要人物钟惺、谭元都是竟陵人,故被称为竟陵派,主张性灵说,是明末反对诗文拟古潮流的重要一派。


同光十三绝都有谁?做过什么贡献?

同光十三绝是明代时期著名的十三位文人、书画家诗人文学家他们名字分别是:

1. 王守仁(后号太守):文学家、哲学家,著有“程朱理学”“人间关系论”等

杨士奇是什么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李时中:诗人,著名作品有《滦州一夜雪》

3. 刘基:书法家、文学家,曾任礼部尚书

4. 袁宏道:文学家,曾任翰林院编修

杨士奇是什么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 陈子龙:诗人,著名作品有《梅花》

6. 杨慎:文学家,著名作品有《世说新语》、《春雨集》等

7. 陈继儒:历史学家、文学家,著有《维扬志》

8. 文征明:画家、文学家,著作有《偶寄》等

9. 冯梦龙:文学家、戏曲作家,著有《警世通言》等

谢邀答!

伟大的人物与日同辉,普通的人物与光同尘,有贡献有作为的人属于光耀人间的名人。各行各业都有名人,他们都属于行业间出类拔萃的同光之人,而同光十三绝说的是清晚期画家沈容圃据清代画作《京腔十三绝》,用工笔泼墨重描的十三位在戏曲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京剧名家。既然是名家,一定唱功了得,各有特色,名振一方,演技精湛。

京剧有多个流派,遍布多个行当,名家举不枚举,有青衣布衣,花旦老旦,小生老生…我们所熟知的剧中人物,就有蓝脸的窦尔敦盗玉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一叫不打紧,叫出了京剧界红橙黄绿青蓝紫,共持彩练当空舞,七彩斑斓舞得人们眼花缭乱,舞出了酸甜苦辣荤素相搭,渗入眼球的是各有所爱,更舞出了古代现代的京剧相映生辉,誉满全球,习者满世界

如今京剧到处是流光溢彩,剧目让人眼花缭乱,而铸造这梨园辉煌的首先当数这京腔十三绝,是他们有板有眼,一惊一乍,一颦一笑,一喜一悲,一脸一韵各具特色的表演,让世人从中国的传统戏曲中,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魅力无穷。戏曲,我们看到的是表演,欣赏的是唱功,思考的是中国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何尝不是百折不挠,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求索与创造精神

同光十三绝,全称同光朝名伶十三绝。清光绪年间,画师沈蓉圃以彩色绘制同治、光绪时期的十三名昆曲、京剧著名演员的剧装画像,传世以后,称为"同光十三绝"。画中绘老生4人:程长庚饰《群英会》之鲁肃,卢胜奎饰《战北原》之诸葛亮,张胜奎饰《一捧血》之莫成,杨月楼饰《四郎探母》之杨延辉。武生1人:谭鑫培饰《恶虎村》之黄天霸。小生1人:徐小香饰《群英会》之周瑜。旦角4人:梅巧玲饰《雁门关》之萧太后,时小福饰《桑园会》之罗敷,余紫云饰《彩楼配》之王宝钏,朱莲芬饰《玉簪记》之陈妙常。老旦1人:郝兰田饰《行路训子》之康氏。丑角2人:刘赶三饰《探亲家》之乡下妈妈,杨鸣玉饰《思志诚》之闵天亮

同光十三绝

第一排,左起

第一位,张胜奎:老生,《一捧雪》中的莫成。

第二位,刘赶三:丑,《探亲家》中的乡下妈妈。

第三位,程长庚:老生,《群英会》中的鲁肃。

第四位,时小福:青衣,《桑园会》中的罗敷。

第五位,卢胜奎:老生,《空城计》中的诸葛亮。

同光十三绝是指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中国的十三位杰出人物,他们分别是:

1. 吴稚晖:大炮制造专家

2. 薛福成:浙江总督,主张国家改革

3. 李鸿章: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国近代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主导了洋务运动和海军现代化

4. 曾国藩:著名的文治武功实践家,主要贡献在地方政治治理上

5. 左宗棠:著名将领和政治家,镇压了多次民变和回乱

6. 宋教仁:位列晚清八大军事家之一,曾在甲午战争中主张抵抗而遭到拒绝

7. 蒋兆和: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曾设计新式巡洋舰

8. 翁同和:清朝著名的中西医结合医生

9. 张之洞:湖南巡抚,打击辫子军的军事和政治家

我是食饭,我来回答。

同光十三杰一般是指早期京剧的重要代表人物。

所谓的“同光十三绝”,其实来自于一幅工笔肖像画。

画者应该是民间的画师,署名为沈容圃,他似乎是资深戏迷,创作了很多戏曲工笔画,影响最大的就是这幅由十三位京剧演员组成的长卷--《同光名伶十三绝》。

下面对这十三位京剧艺人和饰演的角色,由左至右依次介绍一下:

郝兰田,《行路训子》中的康氏。

张胜奎,《一捧雪》中的莫成。

梅巧玲,《雁门关》中的萧太后。

刘赶三, 这个真是不熟悉,抱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