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时期(1800-1865)19世纪初,美国完全摆脱了对英国的依赖,以独立国家的身份进入世界政治舞台。民族文学开始全面繁荣,逐渐打破英国文学在美国的垄断局面。
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注重想象和感情,写奇人奇事奇景,歌颂大自然,主张创作自由。代表人物拜伦,雪莱,雨果等。批追求创作客观性真实性,力求照生活原来样子反映,奉行典型化原则。
批评家们称这一时期为美国文学“第一次繁荣”。到了世纪中叶,浪漫主义文学的基调由乐观走向疑虑,迫切的社会矛盾,如蓄奴制,又使某 些作家***取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民族文学的诞生 独立革命是美国民族文学诞生的背景。
一直到19世纪中叶都以浪漫主义为主潮。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动,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精神状态,反映了美利坚民族挣脱殖民主义束缚后的热情和理想,同时也受益于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代表作家:考顿·马瑟,乔纳森·爱德华兹,安妮·布拉兹特里特,爱德华·泰勒。
独立战争胜利后,知识界的精英们常常为美国历史短暂而感到困惑。被誉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的华盛顿·欧文1809年编写的《纽约外史》一书解决了这一问题。该书中描述的人物——父亲克勒克波克先生,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神话英雄。
1、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 在文学艺术史上,它与浪漫主义是两大主要思潮。 它提倡客观的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具精确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是指二战以来对现代主义文学继承和发展的同时又背离超越的文学现象,七八十年代达到***,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
3、关于西方近现代文学流派的详细资料如下: 西方近现代文学流派的概念、分期与特点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又译现代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在欧美出现的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4、现代派指现代主义流派。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表现异化主题。其哲学基础是非理性主义:叔本华、尼***、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主张。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歌 象征主义的三位主将是马拉梅、魏尔伦和兰波。
5、贝克特《等待戈多》魔幻现实主义(也有的教科书将它归入后现代主义),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代表作《族长的没落》《百年孤独》另外还有一些很有影响力的作家,比方纳博科夫,好像很难把他归入哪个流派。代表作是《洛莉塔》。
6、第二种是诗人作家著书立说谈他们的文学见解。第三种是19世纪以后才有的专门的文学批评家、理论家写的文艺理论论著。
1、英美文学中有影响的荒诞作品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马尔克斯的佰年孤独》、尤奈库斯的塔拉纳教授》等,它们多反映成人的生活。
2、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荒诞派以之为先驱,20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黑色幽默”奉之为典范。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爱读卡夫卡,他的一本小说就叫《海边的卡夫卡》。此外,受到卡夫卡影响的中国作家甚多,有残雪、格非、余华等。
3、格非的《褐色鸟群》;格非,原名刘勇,江苏丹徒人,中国作家,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比较文学教授。与余华、苏童等并列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先锋派作家之一。
4、卡缪的《局外人》(1942)、《鼠疫》(1947),萨特的《呕吐》(1938)、《墙》(1939),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
5、到最后才道出即便是这样,生活仍然是幸福的。为什么?幸福在这里是什么?想要理解这种幸福并非普通生活哲理和逻辑可以解决。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成立了。这对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克罗地亚的文化历史非常悠久,这个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克罗地亚的文化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古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斯拉夫文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斯洛文尼亚文学发展较快。20世纪20年代,表现主义是主要流派。与此同时,一部分作家以《青年》、《自由青年》等刊物为园地,继承现实主义传统,表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现代捷克文学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逐渐发展。反映在文学上的各种流派有自然主义、围绕在《现代评论》杂志周围的颓废派以及未来派。他们多从无产阶级观点出发,批评资本主义社会及其道德观。
现代派文学处于低潮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颓废思想抬头,社会上充满悲观阴暗气氛,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泛滥,于是现代派文学进入新的蓬勃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现代派文学,被称为“后现代派”。
主要文学成就有悲喜剧与散文、文艺理论。第四阶段:公元前4世纪-公元147年,希腊化时期,主要文学样式是新喜剧。一:古希腊神话艺术的突然兴起“在全部历史里,最使人感到惊异或难以解说的莫过于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7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