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建安风骨是汉魏之际的文学风格。具有慷慨悲凉、雄健深沉等特点。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建安风骨是建安时期的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
建安风骨是以曹父子为中心形成的一个文学群体,呈现出一种共同的文学倾向。
“建安风骨”即指“建安文学”的文学特点,亦是其标志。在“建安文学”的文风影响下,“风骨”一词在唐代陈子昂“汉魏风骨,晋宋莫传。”中已经特指文学作品刚健遒劲的格调了。可见“建安风骨”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影响之远。
建安文学名词解释是:建安文学是汉末建安至魏初时期的文学。主要代表作家为“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以及女诗人蔡琰等。
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曹操。他诗歌创作 代表作品有描写汉末战乱和人民苦难的《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蒿里行》中的名句。
慷慨悲凉:建安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往往慷慨激昂,悲怆深沉,表现了作者对生命、命运、历史的思考和感悟。清峻通脱:建安文学作品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高远,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宇宙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建安文学有何特征 “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时代特征,建安文人开阔博大的胸襟、追求理想的远大抱负、积极通脱的人生态度,直抒胸臆、质朴刚健的抒情风格,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有的梗概多气、慷慨悲凉的风貌。
尤其是诗歌,吸收了汉乐府民歌之长,情词并茂,具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汉末的社会现实以及文人们的思想情操。因发生在汉献帝建安时期,故后人称这一时期的文学为建安文学。
总的来说,嵇、阮一派继承着建安文学的遗风,表现了时代现实的特色,而王、何一派则与建安文学传统已经脱节,开了两晋玄虚之风的先河。这两派的综合,就构成“正始体”的基本面貌。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220年。
建安:东汉——汉献帝(刘协),公元196年至公元220年 正始:三国中的魏——齐王(曹芳),公元240年至249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两期:第一期是魏和西晋;第二期是东晋和南北朝。魏和西晋又可分为三段:建安文学、正始文学、太康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196~220),但在文学史著作中习惯把建安文学当作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开端。
建安文学基础: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曹操。他诗歌创作 代表作品有描写汉末战乱和人民苦难的《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蒿里行》中的名句。
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曹操。他诗歌创作代表作品有描写汉末战乱和人民苦难的《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蒿里行》中的名句。
1、风格流派:建安,着重表现社会政治的内容,追求慷慨、刚健的风格。太康,内容上远离现实, 追求华美的形式。追求形式华美。
2、风雅乐府: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诗歌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作品有《南北朝乐府选集》、《文选》和《***府》等。士人诗:这是南北朝时期的一种新兴的诗歌流派,主要代表作品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谢灵运的《洛神赋》等。
3、一,建安诗歌,所谓的建安诗歌是指“三曹”、“七子”、“蔡琰”。 二,正始诗歌。
4、建安诗歌。建安诗歌的风格特色,“风指反映社会***、抒写理想壮志的现实内容,“骨”指质朴刚健、慷慨悲凉的艺术特色。它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正始诗歌。
5、产生文学时期: 魏晋南北朝文学 玄言诗是东晋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孙绰、许询、庚亮。桓温等;其特点是玄理入诗,以诗为老庄哲学的说教和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生活。钟嵘《诗品》:“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
6、一)南北朝文人诗 南朝宋比较有名的诗人是谢灵运和鲍照。
两汉经学--- 董仲舒 刘歆 郑玄 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隋唐佛学主要代表人物有玄奘,鉴真。
文学常识,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有徐志摩、闻一多、胡适、梁实秋,《死水》是闻一多的作品;钱钟书不属于京派作家;《吕梁英雄传》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马烽和西戎。
董仲舒 刘歆 郑玄 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隋唐佛学主要代表人物有玄奘,鉴真。
指以[_a***_]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x0d\x0a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
【答案】:A A项正确,语丝派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以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为代表的语丝派作家,以散文创作为特色,在中国思想文化革命、新文学创造上做出了重要建树。该派以“语丝社”为阵地。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7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