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应该拍,疫情过后,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想想。这次疫情来袭的时候,什么事情和人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冲击你的心灵。国难思良将,钟南山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对于生命的敬重,对祖国的挚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担当,难道不应该用影视作品在现和致敬吗?
我个人的感觉是只要看到钟院士出现,我心里就不慌,有他在我放心在家隔离了!这样的国之栋梁难道不值得我们的艺术家去赞美,歌颂吗?
难道说那些一部电影就拿上千万的小鲜肉们更应该让我们关注和赞美吗?我们这个民族应该集体反思,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全民族的偶像,那一种精神让我们灵魂净化!
这次疫情会被写成文学作品或***作品吗?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会。不仅会,还要大书特书。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生之后,围绕该***总会产生一大批的文艺作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这次疫情发生之初,各地文艺团体、出版机构、杂志、报纸等都发出了征集与本次疫情有关的文艺作品的启事,各地文艺工作者也踊跃响应,一时间,产生了数不胜数的文艺作品。仅就文学作品来说,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尤其是小***)、报告文学等最快出现在网络上,接着出现在报纸副刊上,过不久,也有一部分会出现在杂志上、书籍上。
我是文学编辑,我的电子邮箱,近期接到了几百件与疫情有关的文学作品,最早接到的这类作品,在2月3日,可见,作家们对这次疫情还是非常关注的。作家们的热情很高,期待用自己手中的笔,歌颂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的医疗专家、医护人员,甚至普通的坚守在工作岗位的警察、物业、环卫工等劳动者。
因是刊物,发稿周期长,我从来稿中挑选了两篇优秀的作品,准备刊发出来。更多的不错的来稿,我会建议作者投报纸副刊,出来的快些。
作为作家,我本人也积极参与,创作了两篇与疫情有关的散文,都发在报纸副刊上。
因创作时间仓促,近期出现的与疫情有关的文学作品,大都立意浅显,缺乏深层次思索,仅仅就表象进行创作。比如很简单的“戴口罩”这句话,却要曲里拐弯地编在一个并不新鲜的故事里,两三千字,就是为了叮嘱大家出门戴口罩。这样的***,真的不如短短几个字、十几个字的标语的作用大。
真正有深度的与这次疫情有关联的文学作品或***作品,我认为不会产生在现在,而是产生在疫情结束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才能产生深度剖析疫情发生后与之有关的一切社会现象的文艺作品。
你好,很高兴看到你的这个问题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那么有了市场、有了原材料、有了政策扶持,相信很快,广大的文艺创作者一定会拿出自己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水平,为我们贡献出一部部优秀的作品。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8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