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文学作品中父母形象描写:父母形象特点

本文目录一览:

描写父母外貌的语段

1、我的妈妈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乌黑的头发,黑里透黄的脸庞,一双结实的手。偷偷告诉你一个秘密,嘿嘿,我的老妈也会七十二变,信不信由你。

2、妈妈的外貌描写 妈妈的外貌描写句子我有一个漂亮的妈妈,她有洁白无瑕的皮肤,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有个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由个挺拔的鼻梁,可惜的是鼻梁上还架着一幅眼镜,还有那飘逸的秀发,在大街上,回头率100% 。

3、描写父母外貌的段落 我的妈妈留着一头乌黑亮丽的短发,她长着柳叶眉,一双大眼睛和一张不大不小的嘴,高高的鼻梁上面架着一副眼镜。

文学作品中父母形象描写:父母形象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我的妈妈有一头乌黑油亮的长发,圆圆的脸蛋上有一对明亮的黑珍珠眼睛,高高的鼻梁上戴一副红色金丝边眼镜。

5、爸爸黑黝黝的脸,矮矮的个子,一副庄稼汉的模样。要说有什么特殊,那就是他的胡子:他的唇边、腮边都长满了密密的硬茬茬的络腮胡子。在我小时候,每当他高兴时,他就常常用他那硬茬茬的胡子扎得我“咯咯”直笑。

6、、我的父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国公民,他一米七八的中等身材,一头粗而硬的寸板短发,额头上刻着几道抬头纹。 1爸爸的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

文学作品中父母形象描写:父母形象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除了朱自清的《背影》,还有哪些关于父亲的文学作品?

1、除了朱自清的《背影》,还有一些描写了关于父亲的文学作品。汪曾祺笔下的父亲。汪曾祺写他的父亲,会为他做西瓜灯;会把胡琴的老弦拆下来放风筝;会在抽烟时给儿子也来上一根;还会在儿子写情书时在一旁瞎出主意。

2、《父子情》这是1989年老舍之子舒乙创作散文。老舍去世23年后,他的儿子舒乙写下了情真意切的《父子情》,发表在1989年6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上。

3、《父爱之舟》是吴冠中所写的散文体裁的文学作品。在一般人的笔下,母爱如水般温柔,父爱如山般厚重,而著名画家吴冠中记忆中的父爱,却能载于小舟之中,飘入他的梦境。

文学作品中父母形象描写:父母形象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写父亲的经典文章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5、《回忆父亲》作者:罗运欢。节选:二十年来,不曾提笔,写写逝去的父亲。想来是,不曾伤痛,不曾离别,便感无忧自在。于父亲坚实的生活堡垒中,活过二十年,终究是不足二十年,竟也没有写我那被生活所累的父亲。

关于父亲高大形象的诗句

1、内容推荐:北郭闲思宋·陆游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观村童戏溪上宋·陆游。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戏晚情。竹马琅锵冲掉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2、竹马琅锵冲掉去,纸鸢跋扈挟风鸣。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藕还从父老耕。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功名。《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关于赞美父亲的诗如下: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清风几笔兰。——出自清·郑燮的《为二女适袁氏者作》。意思是:为官多年至罢官后依旧口袋空空,平时只靠卖画来维持吃饭生活。

4、人间五月杨花酩,岁岁来勾想父亲。似雪一生化无影,爱花半世散花馨。——出自《想父亲》(新韵)。白话释义:五月的杨花酒,年年这个时候都引我想起父亲。犹如白雪化后无影无踪,爱花半辈子花儿却凋谢了。

5、描写父亲的诗句: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元稹《估客乐》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6、《观村童戏溪上》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戏晚情。竹马琅锵冲掉去,纸鸢跋扈挟风鸣。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藕还从父老耕。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功名。

胡适的《我的母亲》中描写了怎样的母亲形象?

表现了母亲的勤劳刻苦、善良宽容、乐于助人、意志坚强等性格伟大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对母亲的感恩,敬佩与赞美之情。

文中表现的是一位仁慈、严厉、平和、宽容、重压之下坚强生活的亲母、后母、后婆。拥有很多女性有的温柔,也拥有很多女性都没有的宽厚与刚性。

作者写童年,写母亲,饱含深情,而行文又极其自然、质朴,很好地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在《我的母亲》这篇自传体散文中,胡适描绘的母亲具有以下性格特点: 善良:胡适的母亲对家人和邻居都非常仁慈温和,她总是乐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处处为孩子着想,用科学方法勉励儿子一心向学,鞭策儿子学有所成。

《我的母亲》创作背景:该文写于1930年,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段回忆。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之后,于46岁死去。

除了《背影》,还有哪些文学中经典的父亲形象,都代表了父亲的哪些特质...

1、朱自清在文章《背影》里描述的父亲让无数人感同身受,中国的父亲大多是少言寡语,却极其能吃苦,不管多困难总是在努力撑起家的天空。除了朱自清的《背影》,贾平凹的《祭父》也让将父亲细腻的柔情刻画地淋漓尽致。

2、朱自清的《背影》,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全文并无华丽词藻,却令无数人潸然泪下。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深深的父子之情。

3、《父亲的病》选自文学家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最初发表于1926年11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二十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