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主要理论家茅盾提出文学要老老实实表现人生,尤其应描绘被压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
新格律诗的概念 “新格律诗”是新月诗派在20年代所提倡的一种诗歌。它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其理论核心是闻一多提出的“三美”,即音乐美、色彩美和建筑美。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1、一):1917——1927,以“启蒙文学”为先导的20年代文学。(二):1927——1937,以“革命文学”为主体的30年代文学(政治性)。(三):1937——1949,以全民族“抗战文学”为开端的40年代文学。
2、①1917-1927年,五四文***动时期。
3、现代1917年到1949年。 中国现代文学的起始时间是1917年一1949 年。中国现代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17~1927 (五四文学时期)。1927~1937 (左翼文学时期)。1937-1949 (抗战与两个地区文学时期)。
4、中国文学发展史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古代文学:先秦——清朝末期的文学(1840年前)。近代文学:1840年——1917年的文学,是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过渡时期。现代文学:1917年——1949年创作的文学,也称“新文学”。
5、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三个十年,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十年(1917-1927):这个阶段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时期。
6、中国现代文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十年(1917-1927):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思想。第二个十年(1927-1937):阶级解放意识,左翼革命文学的社会主义意识,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文学意识并存。
乡土文学。乡土文学形成了“五四”时期最早的***流派,对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格局也有长远的影响。
例如。“乡土***”,被认为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后兴起的一个最早的现实主义***流派。它大约形成于1923年左右,主要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
意识流文学在中国的出现有过两次***,一是五四期间,一是八十年代。中国的意识流文学并非来源于西方意识流派,这是针对五四时期的***创作而言的。1918年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具有意识流特征的***。
应当是五四时期最早的***流派,又称“人生派”的***,因文研会而起,冰心啊,许地山啊,庐隐啊都算是。而鸳鸯蝴蝶派虽然更早,但在五四前就已存在,所以不选。
1、有人认为,五四期间中国意识流文学的来源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和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以及日本的“私***”。弗洛伊德的著作在当时已经进入中国,并且对中国[_a***_]产生很大的影响。
2、一般认为,日本私***的直接母体是日本近代文学中的自然主义文学。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又直接受到左拉的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
3、海派又叫新感觉派,是在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市主义文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所以又被称为“都会主义***”。1932年由施蛰存主编的文学期刊《现代》创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作为一个***流派已经形成,并开始步入成熟期。
徐志摩(18***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
新月派代表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闻一多: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8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