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坤、归有光与他们抗衡,在承认秦汉散文的高度成就的前提下,主张向距离明代更近的唐宋散文家学习。文学史上把他们称作“唐宋派”。他们主张将辞与理、文与道统一起来,比盲目的崇古论更合乎情理。参考教材P229。
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归有光,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苏州府太仓州昆山县宣化里人。明代官员、散文家,著名古文家。
唐宋派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唐宋派的文学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归有光与王慎中、唐顺之诗文唱和,合称嘉靖三大家。嘉靖三家又与茅坤等人,同尊唐宋古文,是为“唐宋派”,与当时浙江德清的胡友信齐名,世称“归、胡”,并列《明史·列传·文苑》。有“今之欧阳修”之称。
在明代,有一个很著名的散文派别,名为唐宋派,其代表人物是归有光。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
在明代,有一个很著名的散文派别,名为唐宋派,其代表人物是归有光。
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代表作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他的《项脊轩志》是其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属于哪个文学派别 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
归有光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唐宋派”是出现于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主张作文应学习唐宋古文的法度,因而被称为“唐宋派”。
《三吴水利录》。唐宋派。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
1、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 唐宋派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取代“道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 中国明代中叶文学流派。
2、归有光是明朝著名的散文家,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3、归有光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8529.html
上一篇
成文学作品
下一篇
木心文学理论:木心谈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