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妹妹从小喜欢文学,大学时读了汉语言文学,研究生依然是汉语言文学,或许这就是热爱吧 。
这是她的亲口讲述:
北大教授戴锦华曾经说过:"文学是人学。"学了文学,它会融入到你的骨子里面,为你的人生指点迷津。
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看书,但好像更喜欢看小说,初中的时候看了张爱玲的部分作品,不禁惊叹世间还有此等奇女子,中学期间把张爱玲的作品和白落梅所写的张爱玲大都读了一些,自此爱上了张爱玲。
每次写完作业之后就会偷偷的把金庸的武侠小说拿出来,越看越想看,但又害怕父母发现,最害怕的还是自己被打断之后接不上,毕竟金庸的武侠***太精彩了。
高考后选专业,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上了大学之后,每天在图书馆看中外名著,前三年就是这么度过的,到了考研的时候,依然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学了这么多年,但我还是发现自己读书不够多。
其实学文学最大的好处在于你可以在看作者所讲的事情中汲取一些经验,获得一些更深层次的人生思考,让你感受到世界的博大,文学的浩瀚。
文学并不只是学好文学就可以了,它与历史、哲学、艺术、心理学息息相关,所以学文学要涉猎各个方面的书籍,正是因为学了文学,人生才多了几分可能性。
如果你是真的喜欢文学,那你可以选择汉语言文学,它涵盖了所有文学,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等。
小结
文学也是人学,愿你有文学相伴,选到喜欢专业,学到想学知识,遇见更好自己。
文学学科包含有中国语文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等三个大类,从目前国内高校招生人数来看,2018年文学类本科招生总人数为41万人,其中外国语言文学类招生人数为22万人,中国语言文学类和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招生人数之和为19万人,基本上旗鼓相当。
从文学类专业来看,招生专业最多的为英语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然后是商务英语和新闻学专业,但后续两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只有前两者的三成不到。所以,从招生人数的情况来看,文学门类选择也是英语和汉语言文学等两大专业。
如果单从上述两大专业来选择的话,个人比较推荐汉语言文学,虽然目前我们的这个专业似乎都办成了一个师范类专业一样了,好像读这个专业出来的学生都只能教书一样,其实,并不是,这个就要看个人对专业的理解深度了。
我们来看看这个专业大概要学一些什么样的课程:基础写作、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哲学史、语言学概论、人类学概论、史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新闻写作、中国文化概论、西方哲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美学、应用写作、先秦两汉文学史、魏晋隋唐文学史、唐宋文学史、元明清文学史、逻辑学、演讲与口才、大众传播学、政治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上述这些课程只能用来当教师吗?明显不然,其就业领域有报考公务员、大中学校、社科院所、新闻媒体、出版社、企事业单位等等。
另外,当然,英语被高考逼成了我们的第二语言,但很多人学出来后,基本上就变成了纯粹应考的工具。但是,对于选择学该专业的人来说,这个第二语言成为了自己欣赏外语国家文学的一把利器。这就需要自己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是学汉语言文学好呢?还是学外国语言文学好,说直白一点,都是[_a***_]语言的专业,看个人所好吧。
建议不选:汉语言文学
我是一个喜欢文学的人,高考填志愿毫不犹豫都报了汉语言文学。仿佛自己已经有一只脚踏进作家圈了。那个骄傲啊。
然而,开学后你会发现,大家跟你是不一样的。人家是奔着当老师去的!
由于汉语言文学是师范类专业,重点培养的就是语文老师。
学习科目除了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史。还要学汉字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
说实话学习科目真的很枯燥。特别是到了后期,要写教案,要说课、要讲课。
热爱文学和喜欢教书真的是两回事!
喜欢文学,读读喜欢的书,写写小诗,都是很浪漫幸福的。
但是真当成一个学科,要去记知识点,就会厌烦。和自己预期不一样,成了一个爱恨交织的东西。
所以,爱文学和学文学也是两回事。
就拿现代汉语来讲,要从拼音学起。语言学纲要也很枯燥,就像学英文一样,学那些理论。
如果你不是专业的,仅仅需要提高自身修为和涵养,那么最好读中国成就最大的诗词散文***。一般来说,古典文学中的诗词最能让人有气质与涵养,腹有诗书气自华嘛,诗词的诗情画意最适合女性,一般的三百首选本或者鉴赏辞典就行,不需全懂,只要领悟到文本的意境与感情即可,推荐屈原、李白、李清照、纳兰容若、现代舒婷等浪漫主义作家。
古代散文太纵横气与政治化,推荐现当代朱自清、毕淑敏等人文关怀意味比较浓的作家,文化散文也可读,推荐《文化苦旅》、《古典幽梦》。至于***,唐***的才子佳人***与《红楼梦》可读,现当代最好读沈从文、汪曾祺等京派作家的作品,其作品浓郁的古典意蕴与人文氛围,但首推张爱玲,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与表达的生命情怀可谓绝唱。
综合类的杂志推荐《读者》,应为它的主旨是人文关怀、社会关怀与心灵关怀。
读作品只是外在的形式,想入门文学,主要要明白文学是什么。就本人拙见,文学主要通过一定的文本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启发,让人感受到审美的愉悦,从而提高人的修养与内涵。
读书时把握这条主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好读书,祝你成功,如再有疑问可再咨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8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