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晋,全称魏晋时期(220年—420年),指东汉瓦解后,三国到两晋的时期,是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到公元589年)这段历史的前半段。
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动荡时期,是一个证***分立,民族融合,文化多元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具有以下一些特点:政治方面,***更迭频繁。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主要有:文学文化的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多位文学家,出现了许多文学作品,如屈原的《离骚》,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白居易的《长恨歌》等,其中有许多作品被后人称为经典。
4、魏晋南北朝的特点:文化多样性: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多样性最为显著的时期之一。
5、一言以蔽之,魏晋时期是文人将目光转向自身,唤醒自我意识的开始,而唐代文人则进一步挖掘其内涵,为后世文学留下了永恒的精神粮食。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文化,以文人的自我觉醒和对个性的追求为特征。
1、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总体特征是乱世文学。具体表现在七个方面:文学的感情基调表现为悲观和放达 这一时期的文人,有许多都被莫名其妙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旋涡。
2、总之,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具有文学的自觉意识、在各方面富于创新精神的时代。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以及后代文学的持续发展,魏晋南北朝文学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3、这一时期的文学除文人诗外,五古更加丰富多***;诗体方面、道教从兴起走向兴盛、七律。魏晋南北朝也是文的重要发展阶段、文论等、玄言诗。题材方面,学术思潮以及文学观念的变化。
5、文学开始脱离了经学的附庸地位,从“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道德功利目的转为非功利的供人欣赏的艺术形式。(2)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样式趋于精致化。
6、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学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以文言文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以文言文为主,这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所决定的。
张华是西晋雅乐歌诗的主要作者之一,创作讲求技巧和词彩,多用对偶。缺点是诗意略显单薄,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明代的“复古”与革新 明代初期,诗歌复兴,代表作家刘基、高启。明朝中期,台阁体、前七子、后七子相继兴起,作品多为歌功颂德、复古、学习古人等。明后期诗歌成就不高。明朝词、曲成就不高。
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五君咏》以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向秀、阮咸、刘伶五人为歌咏对象,借之自我抒怀,全诗音韵铿锵,感情外露,是其本人狂放不拘、耿介傲岸的真实写照。 南齐永明年间(483~493),终于出现了以讲求声律为特色的新体诗——永明体。
1、他们擅长文学,诗词歌赋的创作,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除此之外,还有张华,皇甫谧,木华,傅玄等人为当时著名的作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这样点评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
2、文学作品论:关于文学作品本身特点的分析论述,散见于《文心雕龙》的许多篇幅中。这里就作品的构成要素、体裁、风格等内容,择其要者加以介绍。情文,便指人类变现性灵的言辞文采。
3、这对中国文学包括诗歌、骈文、词和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文心雕龙》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涉及情***、声律、丽辞、比兴、夸饰、练字等许多方面,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4、这方面最重要的论著,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
5、《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8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