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十年代提倡幽默、闲适、性灵小品的主要是论语派 论语派 论语派是一种现代文学流派,因《论语》半月刊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为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诗《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
2、论语派现代文学流派。因《论语》半月刊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为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
3、创造社前期主办的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副刊)、《洪水》半月刊;后期的刊物主要有《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新思潮》月刊等。
4、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他们出版过《七月诗丛》《七月文丛》等。
5、、 郭沫若(1892-1***8),原名郭开贞,1921年诗集《女神》的出版,不仅确立了郭沫若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同时也为中国新诗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林语堂不仅是一位幽默的学者,他还是一个对生命充满热爱的人。在林语堂看来,人生就是应该好好享受,寻找自己喜欢的事物,找到自己的兴趣,悠闲舒适的生活应该是每个人的追求。
2、郁达夫在《现代散文导论》中评价林语堂:他生性憨直,浑朴天真《剪拂集》时代的真诚勇猛,是书生本色,至于近来的沉溺风雅,提倡性灵,亦是时势使然,或可视为消极的反抗,有意孤行。
3、林语堂是文学大师也是一个发明家,一个自娱自乐的发明家,他研究打字机和自动挤牙膏的生活用具,都表明他是一个看重生活的人。林语堂的精神境界,“蓬勃、强大,但不单一”,可敬又可亲。
4、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林先生无愧其名声林语堂生于1895年,逝于1***6年。他也许不是近现代最伟大的中国作家之一,但他一定是近现代把中华文化介绍给西方最成功的中国学人之一。
5、在林语堂看来,幽默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性灵强调文贵自然,清新清淡、闲适隽永、活力甘美等特点。这些在我们今天看来并不过分。
6、但自己却觉得富比王侯。他虽生性倔强、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过也有时口不择言,过于心直口快;他多才多艺、好奇深思,虽深沉而不免于轻浮,处世接物,不拘泥于俗套,动笔为文则自然典雅。
林语堂散文的特点:林语堂的散文创作体现出非常突出的幽默特征,这与其早期的散文主张有密切联系,林语堂早期极推崇散文的幽默化,并形成一定的理论特点。
林语堂的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其性灵和闲适的特点尤为显著。他的作品注重个性、趣味和人情,能够自由挥洒,给读者带来超然而闲适的感觉。
故林语堂的散文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千姿百态。结构大多很随便,也找不出起伏、勾色、呼应等的痕迹,只流动着自然的韵律,散发出粗朴的气息。这是属于林语堂自己的气息。
1、知识、见解、胆识、修养等各方面都显老到、圆熟。因而他的闲谈散文内容丰富、笔触独特、语言自然朴实。博学没有让他的文章晦涩难懂,良好的修养,让他更懂得如何深入浅出。
2、林语堂觉得生活总是充满了幽默,仿佛生活总是充满了痛苦,性的欲望和想象力,幽默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幽默是客观的,幽默自然。这个幽默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很自然的。
3、不避俗,使林语堂的散文更接近了闲谈的口吻。林语堂的闲谈散文虽无章法的讲究,在艺术表现上却常常有动人之笔。那也出于自然天成,如蚁蛀木偶尔成文罢了。又如超凡入圣的庖丁解牛,处处无所用心,又处处神出鬼没。
4、林语堂的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其性灵和闲适的特点尤为显著。他的作品注重个性、趣味和人情,能够自由挥洒,给读者带来超然而闲适的感觉。
5、“闲谈体”散文(familiar style的意译)体式是林语堂所创造(或倡导)的,化严肃为轻松,恰如密友攀谈。
1、创作特色如下:性灵和闲适的艺术特点:性指的是人的个性,灵指的是人的灵魂与精神。幽默的艺术特点:在现代文学史中,林语堂是第一个***用幽默一词的作家。
2、总的来说,林语堂的散文特色是自由、自然、闲适、幽默和深刻,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3、性灵和闲适的艺术特点 林语堂曾写过一篇《写作的艺术》,其中提到,“性”指的是人的个性,“灵”指的是人的灵魂与精神。
4、林语堂的散文创作体现出非常突出的幽默特征,这与其早期的散文主张有密切联系,林语堂早期极推崇散文的幽默化,并形成一定的理论特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