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描写长江的诗句,(李白的最具代表性)……综合摘几首与各位共享***:
①《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②《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③《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④《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李商隐
叠嶂千重叫恨猿,
长江万里洗离魂。
武昌若有山头石,
为拂苍苔检泪痕。
⑤《晴江秋望》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
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
洞庭南是岳阳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临江仙【明】杨慎
哈哈,有没有开口就想唱的感觉?反正每次想到这句诗,脑子里就会响起宏浑的旋律😂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卜算子【宋】李之仪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唐】杜甫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正宫 · 塞鸿秋 · 浔阳即景【元】周德清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春别曲【唐】张籍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晴江秋望【唐】崔季卿
描写长江的诗(词)句,太多了。
我为什么回答提到“诗”句的时候,一定要提到“词”呢?因为在中国古代,诗和词是很难分开的。并且词并不比诗的贡献小。所以,只要一提到诗,我是愿意把词也一并写上的。
这次也决不会例外。仅就中国古代诗词而言,有名的句子就有:
1、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屈原《涉江》
2、江南可***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乐府民歌.江南》
3、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4、叶屿江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一条河,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绵延数千公里,流经十几个省市自治之区,也是世界上第三长的河,***。这条江也是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文明的见证者。所以古人对于长江,也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写下了很多赞美长江的诗。
那么我头脑里立马想到了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就描写了长江,写得也是气势磅礴,当时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彼此都感慨万千;李白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么一首经典之作。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这首诗也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一首唐诗,通篇情感细腻,开篇的两句,便是交代了时间和地点,这样的一种描写,也让这首诗更具有层次感,从而突出了送别之情;你马上就要离开了,我们就在这黄鹤楼下分别,在这么一个阳春三月,你一个人要远行,要独自去遥远的扬州,我真是有一些伤感。
最后两句写得就更加伤感,也让这整首诗立马营造出了一种凄美之感,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了长江的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水向东缓缓流去,从而一去不复还。这两句与前面的两句也是形成鲜明的对照,把雄伟的长江,还有骨子里的感伤之怀,全部融入进了作品中。
李白的另一首《望天门山》,同样也是描写长江的佳作,整首诗也是意境高远,这首诗相比与前一首在描写长江方面,则是更加传神,当时李白正是乘船在长江上行驶,经过天门山时看到了长江秀丽的风景,从而信手拈来成就了这么一首经典。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那这首诗同样也是很好理解,第一二句是重点描写远处所见之物,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后两句是描写了近处的风景,这一远一近,立马把长江秀丽的美景给写活了。所以这首诗同样也是一读就能够理解其中的意思,也是描写长江的佳作。
还是李白的作品《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同样脍炙人口,也是写出了长江不一样的秀丽美景,从而成为了一首难得的经典之作,可见李白对于长江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很多的作品里都出现长江,有着他对于长江最为深情的描写。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山中一一王勃。
长江悲己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2,卜算子一一李之义。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
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 ,
定不负相思意。
3,登高一一杜甫。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9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