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关于三的文学作品

  1. 崔颢《黄鹤楼》诗中连用三个“黄鹤”,他怎么不避忌呢?有更好的吗?

崔颢《黄鹤楼诗中连用三个“黄鹤”,他怎么不避忌呢?有更好的吗?

《黄鹤楼》 (唐)崔颢

崔颢连用三个“黄鹤”,两“去”两“空”,任性!而诗中“昔人已乘”、“黄鹤一去不复”对平仄转换位置都不屑一顾,两连平三连仄,“空悠悠”三平尾,全都出格,牛人!后两联突然转成正经八百的格律。前后天差地别,是作者一时疯癫失性,还是率性而为?

后来登临赏景的李白对此亦摇头晃脑,雄霸一世的诗仙竟不知所对,匆匆题上“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搁笔,从此落下“心病”,直到过金陵乃作《凤凰台》以拟之,总算挽回点“面子”。

关于三的文学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评崔诗:“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令读者不嫌其复,不觉其烦,不讶其何谓。”(拍得也太离谱了。)

这种癫狂还意外整来了一个“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的桂冠(严羽《沧浪诗话》)。(啥?请给我哪怕半个理由先。)

难道崔颢在诗中下了巫蛊,古人们在此集体失性又失聪?

关于三的文学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要让今天某些来不来就拿格律、规矩指摘当今古诗词创作的伪学究们论起来,不知是头痛还是掉牙?

在字字珠玑的格律诗中,非叠词的重复可是大忌(且不说他还专门又给人们端上来一盘又一盘“悠悠”“历历”“萋萋”。孽障,罢了罢了,让他去吧);而他自己也是懂格律会写格律诗的呀,什么《行经华阴 》《入若耶溪》《题潼关楼》啥的,标准着呢,为什么到黄鹤楼这儿就开始如此这般莫名其妙地一通骚操作呢?

我们不得不追溯一下事情的本源——

关于三的文学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诗言志,这是广为人知的常识。《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黄鹤楼,可以说是一首很出名的古体诗。但说是七律就可以很不严格的说法。我们可以看出前四句为古体七言,后四句为格律七绝。这样古体,格律混合体就如驴马杂交所生名为骡,非驴非马也。我们把它混为一谈,势必失去格律诗的严谨规则。但我们决不认为它不是格律诗,就会夫去它的异彩。

关于为什么《黄鹤楼》诗可重三个:黄鹤?我们不妨从李白的静夜思:明月,头。都重复用,这是只二十字,可以说惜字如金,但,我们读之如一气呵成,别有韵味。关于重字,格律诗是不主张的。特别重韵,格律诗是不允许的,但古体诗则可重韵。(如杜甫.《饮牛八仙歌》)。但在格律诗中重字,重词如:独在异乡为异客。人面,桃花。……不胜枚举,故重字不是不合规则,有些重字则更有其不般的效果。

似乎有一版本是:昔人已乘白云去。(大约是认为重了:黄鹤太多,三个故改去一个)。大家不妨对照读几遍,哪个版本更有韵味,诗意,不言而喻。故我认为,连用三个黄鹤,强调了黄鹤楼之典故,故此楼因此诗而出名,也名之黄鹤楼之唯一。

补充说明黄鹤楼之:黄鹤一去不复返(平仄仄仄仄仄仄,),白云千载空悠悠(仄平平仄平平平)。不对仗,三平尾。是为古体诗。

作为古体诗,连用三个黄鹤是不犯忌的。我认为,换去一个黄鹤,此诗则逊色多了!

崔颢的《黄鹤楼》前三句连续出现“黄鹤”二字,因为语句通顺,气势连贯,使读者忽略了它的重叠出现,然而这种重叠却是律诗格律上的大忌讳,诗人似乎忘了律诗“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规格的要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当时律诗的规范未形成吗?是诗人刻意在硬拗格律吗?

古代对律诗有严格的要求,就因为格律严密,所以称为律诗。最早起源南北朝时期,至唐代完全成熟,形成了一整套的律诗规范。

崔颢自己写过很多有名的律诗,如《行经华云》、《长安道》等。可见崔颢对律诗格律是熟知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好的作品流传下来。

崔颢为什么在《黄鹤楼》这首诗中不顾对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的古体诗句法,后半首又回归正律呢?

答案只能是知之而不顾,故意而为之,崔颢之所以这么做,是根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了这样罕见的高唱入云的七律诗句。

古人写诗意象格外重视,认为“意为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法,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作诗时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也是同样的意思

如果想要用其它词语代替连续出现的“黄鹤”二字就要回归正律,首先要改变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是三平调的结尾;还要调整对仗和韵律,如果这样,前三句中只能保留第一句,后两句不论怎样调整都会造成气势的不连贯,从而使整首诗失之平淡。

正由于这首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的成功,所以千百年来,后人只是推崇它为题黄鹤楼的绝唱,而从不去试图修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