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1101) 字子膽,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苏轼在文学上主张“有为而作"、“有补于国"、“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药石可以伐病"。又提倡自然平易的文风,反对"好奇务新“、”刻缕组绡"。
苏轼的散文、诗词、书画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文学史上居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苏轼文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论理透僻,叙事准确,写景生动。
苏轼幼时受到家庭文化修养的熏陶和教育,其父苏洵(北宋散文家)、其弟苏辙(北宋散文家)与其并称为:“三苏“,并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的《前赤壁赋》、《石钟山记》尤为传世名作。
苏轼的诗,清新豪健,挥洒自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其中有些诗作,反映了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
苏轼与同时代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均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苏轼的词,致力于内容与形式的革新,举凡山川景色、人情物态、农舍风光、史实古迹,"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并且可以突破音律上过分的严格限制,从而"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艺术表现力,成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等词,均为其代表作,至今仍然为人传诵。
苏轼是一个伟大的文人。他一生在文学、诗、词三方面的造诣都达到了极高的境地,如果说他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代表的话,一点也不为过。他的创造性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在书法、绘画等领域也有较为突出的成就,甚至于对医药、烹饪、水利等诸多技艺也贡献良多。宋代文化精神在苏轼身上得到典型地体现。
从文学史的范畴来说,苏轼在文学创作上有两个方面的主要成就:
一、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仰慕的典范: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用同一种价值尺度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予以了高度融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所向披靡,无往而不利。
二、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世提供了极富启迪意义的典范。他以宽广的审美态度去拥抱大千世界,因此万物皆有可观,处处都能发掘美。这种典范在题材内容及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创了新的世界。
因此,苏轼受到后世文人的普遍追捧,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所致。
苏轼在当时的文坛声誉斐然,继承并发扬了"欧阳修精神‘’,注重文学人才的发掘和培养。故既有"苏门四学士"之美称,又有"苏门六君子‘’之赞誉。无数人直接或间接受其影响,开创出多种文学创作形式,以致到后来形成多种文学流派。
苏轼的作品闻名遐迩,流传甚广。到北宋末年,朝庭甚至封禁其作品,这样反而其作品流传更广了。南宋时党禁解驰,其作品渐以多版本流传,以致后世翻刻不止。
苏轼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纷纷从其作品中汲取营养;而且他以和蔼可亲、机智幽默的形象留存在普通百姓心目之中。
苏轼在宋代文人之中,就其受到人们广泛喜爱和崇敬的程度来说,是无人能望其项背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9362.html
上一篇
变声文学理论知识点
下一篇
十八世纪奥地利文学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