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是反映社会现实的,要反映现实社会就会联系到作者的立场、观点看法,要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要歌颂还是丑化?这都由作者自由去选择。但作品一经发表,其作品就带有社会性,对社会和人民必然带来影响,这影响是好是坏,是促进社会发展还是阻碍社会进步,是社会主流还是支流,是***还是***恶丑。绝不由作者说了算,不管作者愿不愿意其作品都得接受社会实践检验,都得接受人民大众评判。
又由于我们的社会与旧社会不同,与西方社会不同,其作品评判的标准也不同,用旧社会的标准,用西方人的思维来判定都是不对的。我们的标准是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缺一不可,而思想性是第一位的,因为作品给社会给人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非常重要。思想深刻,艺术精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满足人民大众对文化艺术品的精神需求,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文学作品。
评价文学作品思想深度主要有两个视角和维度,一是对所描述和反映的生活现实的社会历史意义,二是对人性的刻画和发掘深度。
以鲁迅的巜狂人日记》和巜阿Q正传》为例,前者深刻揭示了中国封建礼教社会的“吃人”本质,后者深刻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和国民的劣根。
而巜红楼梦》则两者兼具,揭示了封建社会灭亡的必然性和人性的的异化。
能对文学作品思想品位作出直观评价的是广大读者,作出理性评论的是文学理论评论家们。
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中,提出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最革命的政治内容与最完美形式的统一。”,******为我们指出了评论文学作品的两重标准。归结到思想深度上,“最革命的政治内容”就是标准。“革命”、“政治”,即革命性、政治性就是判定文学作品思想的标准。
文学评论在网络化的今天,很难看到大部头的专著了,即便有,也只在特定的文人圈子里,放在书店的架子上求遇知音呢。
文学评论也有各种形式,“短平快”的评论无非好与坏而已。你所说的文学作品的深度、思想力等等,就比较复杂了,标准应该不是统一的(应该是多样化的),资格***皆有(凭什么你能我不能)。
文学评论的标准,讲白啦,由评论者的眼光视角、立场(泛指政治)、审美观、主观性和客观性等等决定的。好作品坏作品,评论的尺度不对,好变坏坏变好……。
累了,上课太累。
说错了,怕老师骂。
谢邀。
希望重温敬爱的领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切问题都有答案。经历过娛乐乱象的普通草芥之民,没资格回答这个大问题。[害羞][害羞][祈祷][祈祷][玫瑰][玫瑰]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9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