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几乎所有作品,太宰后期作品,具体看要求吧,人间失格这样的推介夏目漱石的心。另外近现代文学的路线大多是绝望和社会批判,日本尤其喜欢写这种,一堆一堆看到吐。
就算吐了还会爬起来继续看,这就是日本诸家的美啊。
无赖派感觉应该挺符合题主的胃口的,太宰治也是可以继续看的,你可以找:
《女生徒》(收录了他的一些短篇小说,最喜欢《皮肤与心》(有人会觉得略矫情));
《斜阳》读起来感觉略平淡,耐心看也是不会让你失望的(直治的遗书,和子给上原的情书)。
读完让人感觉很丧的书?
活在这个奇怪的世界,感觉怎么也过不好这一生。怎么活,似乎都无法做到像一个正常人一样活下去。
1.京极夏彦《不如去死》
一个女孩子在公寓里遭遇谋杀。陌生人渡边健也前往死者情人,邻居,男友,家人,警察处调查死者生平,却总在谈话结束时留下一句不如去死。
“既然是自己选择了这样活着,就不要抱怨。要是抱怨的话,不如选择去死。”
2.保罗·柯艾略《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一个叫做维罗妮卡的修女,觉得生活过于无聊***,结果没死成被关进疯人院的故事。
“一个人的出生就是为了迎接死亡。只有无限的接近死亡,才能更好的明白生的意义。”
类似的还有《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喜欢太宰治致郁风格可以多看看三岛由纪夫,大江健三郎,芥川龙之介之类的日本文学。
鲁迅先生的《伤逝》,余华的《活着》,郁达夫的《沉沦》也可以看看
想到再作补充
分享一张《金阁寺》截图
反乌托邦类型的书都可以了解一下,反乌托邦本身就是一种悲剧美学,“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别人看,喜剧就是把没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别人看。”反乌托邦把人们心目中的美好世界乌托邦贬到支离破碎,反而让人感觉到乌托邦的美好,而且也会感觉到现在社会美好。顺便感觉本就脆弱的黑暗体质被主角戳出真相,黑暗绝望的东西喷涌出来,也带来真相的希望感,这种感觉特别的痛快,推荐以下几本书:
1、《1984》奥威尔
2、《美丽新世界》赫胥黎
3、《我们》扎米亚京
4、《华氏451》雷·布拉德伯
5、《高堡奇人》菲利普·迪克
或者加缪的作品也可以了解一下,比如《局外人》、《第一人》、《鼠疫》等等。
《皮》:一切战争都是邪恶的
阅读库尔齐奥·马拉巴特的《皮》,我是怀着巨大的耐心才坚持着看完多半部的,余下的小半部分终于是翻了翻说放弃了。不是作品不好看,而是作品叙述的主题距离我的生活太过遥远了。不,也不是因为主题太过遥远的作品就不吸引人,而是这样太过理性的作品,这样跳跃隐晦嘲讽的作品需要一刻不停地跟随作者的思路,而阅读之外的思考被占用了,就显得枯燥了。
战争对人类的伤害是巨大的,不仅是对生命本身的残害,还有对精神的残害,在战争的阴影下,人类要承受恐惧、饥饿,更艰难的是为了生存,人类不得不舍弃尊严单纯为了活着而活着。“我们的皮,这该诅咒的皮。您甚至无法想象为了拯救自己的皮,一个人会如何去做,会变得如何英勇或者***。人们痛苦,杀戮,做出美妙和恐怖的事情,不是为了拯救自己的灵魂,而是为了拯救自己的皮。皮是唯一可以肯定、摸得着、无法否认的东西。是唯一属于我们的东西。是世界上唯一会死的东西。唉!唯有灵魂是不死的。可是,如今灵魂算什么?重要的只有皮。一切都是用人皮做成的。即使军队的战旗也是人皮做成的。战斗不再是为了荣誉,自由,公正。战斗是为了皮,为了这令人厌恶的皮。”灵魂是依托肉身存在的,为了这具肉身活着,人类有时不得不交出灵魂,这是人类永恒的悲哀。这是任何战争都应该诅咒的原因。
作家怀着无限的悲悯情怀,叙述战争下的意大利人民的悲哀,叙述战争对欧洲人民的罪行,他不是直接的指责,而是运用反讽的手法,冷漠又无情地揭示战争的残酷。战火遍野的欧洲大地上,那些拖着没有灵魂的肉身苟活的人群只是耻辱而沮丧地活,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是罪恶的。
当战争来临时,或者死或者出卖灵魂,没有英雄,一切一切都是邪恶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9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