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多数人都是因一首《乡愁》最初认识了这位远在他乡,心寄大陆的老爷爷。他的文字温柔细腻,心怀缱绻。而他的散文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却是最让我记忆犹新,百读不厌。
“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我对朋友这么说过。
这是我在他的文字中听见的《乡愁》。
只是到了夜里,人籁寂寂,天籁齐歇,像躺在一支坏了的表里,横听竖听,都没有声音。
这是我在他的文字中听见的寂寞寥寥。
我深深地怀念那个摩肩抵肘的时代。站在今日画了黄线的整洁月台上,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直到记起了从前那一声汽笛长啸。
这是我在他的文字中听见的恋旧怀古。
说是人生无常,却也是人生之常。
这是我在他的文字中听见的唏嘘洒脱。
余老先生,走好。
如果说理科生想在夲学科有所建树,得到长足发展的话,最好有跨学科的修养,对哲学和艺术,音乐都应有涉及,爱因斯坦,普朗特等大科学家都对文学和音系有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帮助他们在物理学研究方面开拓了思维,一般的理科学有人文方面的修养并有自己的理解,肯定有利于他们在日常工作解决问题。
我就是理工男,文史哲心美读了一千多本,很受益。
寻虎的书单(基础版)
选择十本先打个基础
简·奥斯丁(18)[英](1775—1817)小说《傲慢与偏见》
对于学生来说,读的文学作品还少么?什么唐家三少,天蚕土豆,辰东等的作品,你问问任何一个理科男,没有读过的好像很少。所以问题应该是有格调的文学作品应不应该读?答案是好的文字是应该认真读的,这看自己的个人兴趣,不必强求。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9941.html
上一篇
自创文学流派有哪些
下一篇
文学理论中文学的娱乐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