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想要真正了解运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自己国家的文学一定要好好学习,在很多方面都会应用到。在这基础上借鉴一下外国的文学,取长补短,我个人觉的是一件很好的事。不止文学,很多方面都应该借鉴一下。例如,音乐,医疗,教育等等。这些都能够使自己不断进步。大清国为什么能如此被动。闭门造车,不想接触新鲜事物,导致发展落后,被动挨打。不想认同外国文学,但不能说明外国文学没有长处。人不要一味的封闭自己,放开自己的思想,去追逐自己的未来。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今的世界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着的,在思想上禁锢于条条框框中是越来越难办到的事,题目中所提到的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
首先,要充分肯定我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数不胜数的优秀文学作品,是我中华民族的财富。这种财富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的。
其次,外国文学的成就也理应被认可。文学作品反映的是某个地域某段时期之内的生活。外国文学同样也是他们各自民族的真实写照,理应被尊重。
在面对题目中这种想法的时候,最好还是持辩证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客观对待。
那些人是不自信的表现,就像有的人越炫耀什么其实就是越缺什么,也就是狭隘的爱国主义起的作用,爱国是没错,但不能正视自己国家的不足。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对外国文学知之甚少,或者就没怎么接触过外国文学,对外国文学不了解。其实中国和外国都有好作品。
一些人看不得别人提外国文学,总爱拿中国传统压人,只能说他孤陋寡闻,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高老夫子,说三国他倒背如流,讲魏晋南北朝,他就不知所云了。不必与这种人较真,让他带着一颗顽石般的脑袋去陪葬老祖宗好了。其实物质的东西可以有界线,比如国家地理彊域,海洋和天空。还有阶级与社会制度,虽是意识形态的范畴,也可列入物质世界区分界线。而文化的东西,文学啊,科学技术啊,哪能分什么彊域,国界和阶级。电灯是外国人发明的,蒸汽机是英国人发明的。你去叫这种人不用电灯照明,不坐火车坐马车赶路试试。这是科学,而文学呢?世界上的月亮就只有中国最园吗?鲁讯,茅盾,曹禺,郭沫若,何士光,这些人算是近代和现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了吧?这些人哪一个不称为中国传统,古典,乡土的大作家和进步文学家?鲁迅的成名代表作是《狂人日记》,茅盾的代表作是《子夜》,曹禺的戏剧代表作是《雷雨》,郭沬若的作品是《屈原》,何士光的作品有《秋雨》,《种苞谷的老人》和《似水流年》。这些人该不会不坚持中国文学传统,不该是不爱国的人吧。可你知道吗?鲁迅创作《狂人日记》時,借鉴了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茅盾写作《子夜》,学习了法兰西大作家左拉的《父与子》,曹禺的话剧《雷雨》,则模仿了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而郭沫若的文章风格有德国作家歌德的影子,何士光优美的白描手法和冷竣笔调既有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风格,更像契诃夫在讲故事。因此,一味排斥外国,***装爱国的人,莫不似契诃夫小说《套中人》里面的角色,既可笑更可悲。难怪那么多辱骂莫言的喷青,连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精神要义还没有搞清楚,便打着爱国和卖国的高调来训斥别人了。不读书不思想甘愿愚蠢设有罪,只是别打着爱国的旗号冒土气,冒傻气,冒憨气,吐酸水,让外国人笑话[_a***_]中国现代还有这么些食古不化的封建脑壳和套中人。
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是华夏儿女智慧的结晶,我们为祖国的历史文明而倍感骄傲与自豪!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让中华儿女拥有了更宽阔的视野和胸襟,容纳百川、取长补短……我们了解自己的长处,同样能看到其他国家文化的优势。为什么要挣胜负呢?大家都认同的,报以会心之笑;不认同的,一笑了之。时间会证明一切,而我们在时间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匆匆过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9991.html